野生状态下,几百棵种子才会存活一两株,而且还必须得寄生于另一种植物上。
一个号称“沙漠人参”的小娇娇肉苁蓉,如今,通过人工嫁接,与愿意守护它一生的梭梭树合体后,迸发出治沙与致富双赢的强大能量,让鱼与熊掌兼得变成可能。
这个“贪心”的合体,创造出的美好场景,正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上演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5日,记者一行来到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实地了解这个境内沙漠面积达426.9万亩的县,是如何攻克防沙治沙难题、增加经济效益的。
在沙金套海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的一片梭梭林中,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均正在指导工人采挖肉苁蓉。
魏均介绍,将肉苁蓉种子种在距梭梭根部20公分处,肉苁蓉种子会发出一种信号,梭梭的毛细根接收到信号后,就会穿破肉苁蓉种子,形成接种点,梭梭便会源源不断地为接种点输送养分,最终形成接种盘,经过3年时间就会长出肉苁蓉。只要不破坏接种盘,下一年还会继续长出肉苁蓉。
魏均是当地有名的治沙能人,在中国产业治沙领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2003年,在相关政策鼓舞下,他义无反顾放弃“铁饭碗”,投身到产业治沙事业中。
“刚开始种了很多树,治沙效果也不错,但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魏均说,“后来了解到沙漠里最适合种梭梭,梭梭的根系极为发达,可以蔓延几十平方米,防风固沙效果特别好,而且不用大面积浇水就能成活。更重要的是,梭梭根部可以寄生一种珍贵的补益类中药材肉苁蓉,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被誉为‘沙漠人参’。”
“刚种植肉苁蓉时,我专门留着长指甲,每天刨沙子检查梭梭根系发展走势,做了无数次试验,最终成功实现人工接种肉苁蓉。”回忆往事,魏均甚是欣慰。
从开始小范围示范种植,到后来建设万亩肉苁蓉接种基地,再到现在大范围推广种植,经过20年努力,魏均在乌兰布和沙漠建成3万亩有机中蒙药材示范基地,其中,肉苁蓉2万亩、甘草1万亩,辐射10公里范围内发展种植甘草10万亩,亩均效益2500元以上;辐射磴口县100公里内种植肉苁蓉20万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形成肉苁蓉、甘草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链,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2023年,王爷地肉苁蓉入围全国首届乡村振兴成果展。
“我们不仅要防沙治沙,还要向沙漠要效益。只有用发展经济林思维做生态治理工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魏均认为。他高薪聘请专家研发肉苁蓉种植机,种植效率提高上百倍。“以前人工挖坑种植,一人一天最多种一亩地;现在3个人一台机器,一天能种100亩,又快又省事!”
魏均还创建了乌兰布和沙漠肉苁蓉产业光伏治沙双碳绿色发展模式,形成“空中光伏板+地上梭梭林+地下肉苁蓉+林下家畜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修复共同体,规划建设30万亩有机中蒙药材种植基地,逐渐形成以肉苁蓉为引领的百亿中蒙药材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在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第一作业区,工人们有的在打草方格,有的在草方格内种梭梭。据介绍,每1.2平方米要打一个草方格,两颗梭梭苗中间需间隔3个草方格,方便将来规模化种植肉苁蓉。“没有草方格防沙固沙,刚种下去的梭梭苗一夜之间就被沙子埋了。”已经打了十几年草方格的当地农户李华军告诉记者。
看着工人眨眼之间栽种了半亩地梭梭,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工作人员金振云感慨不已:“读小学时,一放学我就跟着父亲去种树,背着树苗在沙窝里找湿土,走一天也种不了几苗,如今一天就能种出一片林子。”37年前,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走在防沙治沙一线。“原来这里到处是大沙丘,车根本进不来。现在种上了梭梭,两三年后再种上肉苁蓉,这片沙漠就要被征服了。如果父亲在世,他一定会为我们的治沙壮举鼓掌喝彩。”金振云动情地说。
近年来,磴口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实施产业治沙,推进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37.2%。目前,磴口县人工接种肉苁蓉、甘草面积近14万亩,鲜品肉苁蓉年产量达700多吨,部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地区,一批肉苁蓉系列产品品牌效应已经形成,肉苁蓉产业优势更加凸显,正在向打造全国最大的肉苁蓉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迈进,努力让黄沙变“黄金”。(记者庞俊峰薛来图古斯毕力格柴思源伊得力马骏驰王坤磴口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苟帅马海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