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30日,2023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开幕,2023川渝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这场汇集了川渝乃至全国环保产业专家、大咖的展会,透露出哪些信号?
信号一:打造川渝特色的生态环保产业新高地
“川渝是国家战略科技、国防工业和重大装备所在地,创新资源丰富,是西部地区创新高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包括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要利用好这些产业资源、创新资源,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用转孵”一体化创新平台,围绕川渝地区产业需求,推动军民融合、地区融合、产业融合创新,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生态环保产业创新高地。
信号二:推动川渝生态环保产业区域一体化新发展
郭承站表示,成渝地区双城合作、双圈互动为生态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川渝两地要积极发挥西部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作用,勇做排头兵、争当示范区,协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郭承站表示,具体来说,要推动措施协同、政策协同、能力协同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有效支撑川渝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生态环保产业1+1>2的协同增效成果,推动区域生态环保产业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一体化新发展。
信号三:围绕川渝优势产业减污减碳需求强化技术服务
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郭承站建议,要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无废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需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川渝地区制造业、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的减污减碳需求,强化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技术服务,为稳链、固链、强链注入绿色推动力,打造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品牌。
信号四:环保产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尧在会上表示,环保产业特别是节能降碳相关产业、减污降碳协同产业、碳市场相关产业、气候投融资相关产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四川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明确了近期“控碳”、中期“达峰”、远期“去碳”的战略目标。
陈尧透露,下一步,四川将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制工作,并与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节能提高能效等工作领域做好衔接。此外,还将强化重点区域和领域温室气体控排目标责任,开展控制降碳目标责任考核,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推进制造业低碳发展,强化农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开展科学造林,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低碳交通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