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
(资料图)
《意见》提出提出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受到消息影响,医疗信息化大幅高开,麦克奥迪、思创医惠开盘大涨9%,卫宁健康、朗玛信息、万达信息高开超5%。医疗信息化这个主题正成为2023年医药板块避不开的热词,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其中的结构性机会?本文将详细解析。
医疗信息化想象空间很大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型医疗机构已基本建立起了信息化的基础。医疗信息化具体包括了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临床管理信息化系统(CIS)等医院 IT系统建设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GMIS),它们是使医疗服务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医疗服务线上化阶段,是指医疗行业各参与方将业务线上化、流程数字化,以提高流程的效率。
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仍存在着数据孤岛问题,大量的医学数据积累到现在还没有标准化,不能用机器进行计算和分析。
如今国家相关部门支持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就是要让医疗行业参与方实现业务数字化与流程线上化,为终端消费者提供在线化服务,提升流程效率。现阶段推动政府、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各方面业务与流程的线上化迁移和数字化管理,线上数据质量逐步提高,数据标准进一步建立,数据资源可以被开发利用。
医疗信息化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财政拨款+医院自筹+社会化融资),它是一项民生性刚性支出,具有很高的固定预算比例,而且资金来源具有很好的保障。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力度,实现医疗资源相对平衡,预计到2022-2025年,新基建基础信息化的年均空间将不少于80亿元。
在医保控费、电子病历、互联互通等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将会有效地减轻医保的负担,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年的试点,从2022年开始,已经进入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阶段,预计会带来60亿元的市场空间。
仅头部公司可以持续受益
大多数的医疗信息化公司都以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为基础,利用自营和渠道营销来对市场进行覆盖,所以在财务表现上,它们一般都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毛利率。
整个产业链都比较短,上游一般只有少数的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下游则是客户或者相关的渠道,即使是相对成熟的产品,也还需要部分定制化,通常核心系统解决方案的交付周期都在3到9个月之间。近几年来,该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使得该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市场上有许多观点认为,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竞争格局不佳,行业壁垒不高,集中度提升缓慢。比如,在2020年,由于需求高增,导致头部 ISV无法覆盖中小医院,行业集中度甚至出现了倒退。
但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已逐渐显现,千万级别的订单占比以及研发优势明显提高。
思创医惠在2021年中标的“海南省人民医院智慧医疗系统”项目,高达1.7亿元。
塞力医疗内部已经搭建了一支强大的开发团队,致力于医疗供应链管信息化、物联网、区块链、5G 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塞力医疗由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在原有的医院 SPD 智慧精益管理业务中叠加医保控费(DRGs)、医疗辅助诊疗(CDSS)等系统,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耗材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塞力医疗不断整合信息化优势的SPD业务为全国包括南宁,呼和浩特,北京,杭州,福鼎等地的医疗机构提供符合当地医院需求的差异化的服务,在全国不断推进医疗信息化的建设。
医联体、医共体、跨区域医疗集团等公开招标,对企业资质、案例、研发能力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直接对头部企业有利,所以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家数据安全部署的进一步深化,各地区卫生健康行业将积极响应号召,医疗行业信创或将于近期拉开序幕。同时,伴随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将稳步提升,行业龙头也有望实现更长期地成长。民生证券建议关注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东软集团、万达信息、久远银海等医疗IT 龙头企业。
标签: